音乐生活报

  

杨洪基 要唱好民族歌 先要熟悉民族的风格

发布日期:2016/11/15 9:24:43    
  



杨洪基 要唱好民族歌


先要熟悉民族的风格



    杨洪基,中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1994年,他以豪迈、浑厚的声音把人们带入了“三国”的领地,让一曲《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红遍大江南北,奉献出了精品,更奠定了他的知名度。他曾演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老司机》、《满江红》、《短歌行》、《多情的土地》、《回故乡的小路》、《我的中华》等经典曲目,更是彰显了他的歌唱实力,让他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歌唱家。

    如今杨洪基已经七十多岁,但还在深情地歌唱。杨洪基一直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他的言语、举止间都透出了淡淡的平和气息,这种平和气息融入他内心变成常态,他的经验与阅历给他带来了从容与豁达。他永远不急不躁,像是滋滋有味地享受着自己的成长之旅,如果说《三国演义》的主题曲给杨洪基带来了好运,那么,他一路在音乐上挥洒不尽的创造精神已成为他真正的价值所在。

    靠嗓子吃饭的杨洪基愿意永远成为艺术的主宰与艺术的创造者,他说:“歌唱是文化的旨意,唱不好歌不能怪压力,要拥有朝气而不是傲气。唱歌时自己得动情、得激动,投入感情才能打动别人,歌声才会有生命。唱歌唱习惯了就不觉得累了,有人说我唱高音感觉很省事,很轻松。其实我自己还真卖力气,唱歌要靠气息控制,不像扛大米,一使劲就上去了,可能有时候你身体很好,嗓子却不行,怎么唱高音就是唱不上去,它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全靠掌握得好,科学使用。把国外的美声改变成大家喜欢的美声才是我们优秀的歌唱家。要乐观地、虔诚地、激情地、有信念地用心灵去学,学的时候要规规矩矩地学,学完了以后在为整个社会服务时,一定要为观众考虑。”

    杨洪基说得发自肺腑:“歌唱家是要有观念的,你站在我们的土地上就能唱好我们的歌,要死心塌地为老百姓服务。有好多学生以及大奖赛上的选手都问过我,‘杨老师,你唱的歌为什么感觉让人爱听?’我说,就一条,你心里有没有观众,有没有我们这块土地。这块土地,这么多观众,不是没有人欣赏你,关键是你欣赏不欣赏这些观众,你不想为他服务,他就不喜欢你,这是互相的。我这么多年,大家承认我还是美声,并没有人说我这根本就不是美声,包括音乐圈的教授,包括老百姓,包括我们的同行,都接受这是美声。要唱好中国歌,就要熟悉中国的风格,熟悉中国各个地区的歌唱风格,内蒙古民歌、陕西民歌、新疆歌曲,你知道每个地区的风格再来演唱就贴近了,观众就接受你了。”

    杨洪基曾说,“我用心在唱,唱歌是把健康握在手中的一条途径。”为观众服务、立足于中国这片土地,一直热爱它、坚守它、开拓它,是杨洪基终身的演唱事业目标。

    真正走近杨洪基的歌曲,走近他的心灵,会让我们感到飘逸的诗意。“词不变,曲依然,为何情更真,意愈浓?只因时间沉淀的是美酒,老歌道尽的是人生。”此话用来形容杨洪基的歌曲实在是恰当不过。



当代乐评人才流失


建立健全的制度才能让乐评人回归



    音乐创作与演出市场的繁荣之下,却是音乐评论人才的断层与流失,音乐评论显然已跟不上整个音乐艺术与市场的发展速度。而对经过象牙塔训练的人才而言,他们过于“端着”的姿态也妨碍了他们真正了解音乐在群众中的作用和影响。归根结底,音乐是群众的艺术。这之中,音乐评论如何拿捏好这个“尺度”,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时至今日,音乐评论与音乐现象的发展速度并未成正比,的确是当今音乐评论的一大现状。音乐评论的依附性决定了音乐现象的先行,有了一定的音乐现象随后才会有音乐评论出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众多专业音乐学习者纷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他们于全球各地去发现、去学习、去探索和去研究世界各地音乐现象的时代特征、多元化特征和音乐现象的整体发展趋势,并将这些汲取的营养与精华带回国内进行传播与推广,新的音乐现象的普及便随之带动了音乐创作活动的发展和繁荣,音乐评论现象理应随之呈现一片繁盛的景象。

    但事实却与想象相差甚远,由于人才的缺失、体制的不健全和没有遵循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因素,导致了音乐评论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完全没有跟上新音乐创作的脚步,便也导致了音乐生态环境出现了明显的断裂,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评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便没有办法形成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生态循环圈。

    音乐评论断层现象的首要原因与音乐评论人才的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这种缺失并不是说我们没有相关的人才,而是人才这一群体因各方面的原因没有从事关于音乐评论方面的职业。现今媒体行业的评论人才达不到应有的音乐理论高度,而有一定音乐修养的专业人士更愿意随大流往专业的学校环境扎堆,永远也接触不到社会,这样的后果就导致他们并不清楚群众们需要什么和最关心什么。于是,小众音乐永远只能被小众所接收,与大众之间永远存在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小众音乐创作工作者也永远在追求“新”的同时完全领会不到他们所表达的内容或形式是不是大众们所需要和可接受范围内的。这种缺乏沟通的音乐现象便很容易如昙花一现般随后被淘汰,音乐创作者们得不到听众们直接的鼓舞与引导,便也陷入无限的惆怅中,这样的音乐生态环境很难成就伟大的作品。

    如今,音乐制度的健全与否仍是当代音乐评论的现状和重要问题。但凡好的音乐评论现象都是在一定健全的制度下完成的。而我们,健全的制度缺失导致学者们和人才们更趋向能暂时解决温饱问题的工作和事业方面,有学者也愿意为乐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只是大多以乐评为兼职事业。笔者认为,健全的制度应包含有坚实稳定的收入,最关键是平台还不错的岗位设施、应包含有关权威机构认可的赛事和奖励制度,还应包含人才培养方面的与学校联系起来的相关专业的设置,以培养出高、精、尖的全能型复合人才等等。

■文/刘姝



不要让流行语的泛滥导致自己的语言贫乏!



    如今的网络流行语,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莫名其妙。比如说最近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仅仅因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难受,想哭”发音成了“蓝瘦,香菇”,就在网络上得到了病毒式传播,让不少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在近期网上热传的“201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帖子中,与“蓝瘦,香菇”一同入选的还有“洪荒之力”“老司机”“狗带”等等。如果说“洪荒之力”还是源于现实社会中的新闻事件的话,那么其他的绝大部分都是源于网络“原生态”,而且常常具有这样的特性:突然爆发、病毒式传播、寿命大多很短,就如同一场“流行病”。

    网络流行语,到底是不是一种语言上的“病症”?这个话题似乎已争论多年。如果说它们都是语言的“毒瘤”,显然有一棍子打死之嫌,因为毕竟有一些网络流行语已在口耳相传中“扶正”,得以登上大雅之堂,成为语言丰富性的有益补充,如“给力”“蛮拼的”等等。但无论如何,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对于我们的一大影响是,终究患上了“语言贫乏症”。

    有人曾对古人的表达和我们的网络流行语做了一番对比: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形容人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我们会说“矮穷矬”“颜值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会用“蓝瘦,香菇”……也许这种对比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张口闭口只会习惯性地说“高富帅”“矮穷矬”,会不会也被自己表达的匮乏惊呆了?

    网络世界无穷尽,现代传媒的传播作用和影响不可小觑。一些网络热词之所以迅速被传播,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民的搬运作用。一些热衷于炒作网络热词的推手也正是利用这一点,让一些“网络流行语”蔓延网络。

    或许我们应该相信语言的“自净能力”,不用过于担心害怕,因为从古至今语言一直在融合、创新、淘汰,最终沉淀下来的才是精华。但毕竟语言也是一种文化,对于个人来说,选择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文化内涵乃至思想深度,而聪明的人,总会在泥沙俱下的“潮流”中挑选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放任自己陷入“流行”的漩涡。

■文/长余



二线艺人的生存之道


在自己的位置尽力而为就是成功!



    近日,主持人谢娜在微博上直击网友,“说我打压吴昕,炒了很久了,不正面回应就没完没了是吧?”然后快乐家族的“五大长老”,包括吴昕在内,都立即转发以示“他们正在相爱着”。

    说实在的,职场有多“相爱”这就见仁见智了,但谢娜倒还真没必要打压吴昕,一线艺人怎么可能去打压二线艺人。快乐家族本身就是以何老师为中心而展开的五驾马车模式,“左先锋”谢娜负责插科打诨,“右先锋”维嘉负责殿后,而吴昕和杜海涛这两个后辈就负责各种小点缀……

    以前我看《快乐大本营》就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个女主持人整场节目只说一句话,站在那里做花瓶么?她怎么能忍得了这口气呢?后来我看她上其他节目话挺多,反应也快,说到底,是因为她就是认了自己在“快本”里二线的位置。正如谢娜说,“台上主持五个人,有时候加上嘉宾有十几个人,主持人各尽其职,我们得配合整体的节目流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摊事儿”。一个团队有主有次,既然进来了,大家都得在其位谋其政,这才叫敬业乐业。

    演艺圈是名利重镇,以名气定势力,但确实不是人人都能做一线,而是有人做一线就有人要做二线。郭德纲有名气,但他得找于谦。而且,也不是人人想做一线,有些人的性格就更适合做二线。

    在所有成功学里,最害怕的是那种宣称“要劫就劫皇纲”的体系,确实做事就要做到极致,但是真的只有极少数梁山好汉才劫得到皇纲,不择手段一味争强斗狠可能是某些人的生活哲学,但也要允许人做二线的权利。有时对于新闻事件的判断完全折射了我们内心的人生准则,那些痛心疾首替吴昕抱不平的人,大约都喜欢把现实生活当成“宫心计”,而且是誓要成为,但又苦于成为不了“甄嬛”的人。

    “人生的小确幸:读到一本好书,追到好看的剧,吃到好吃的东西。今天体重没涨,手机、IPad永远有电,喝酒喝醉瞬间睡去,飞机不晚点,路上没堵车。收到快递,以及机场不被拍丑照。”这是二线主持吴昕对她自己生活的渴望。真的挺好,其实二线有二线的生存之道。在我看来,很多不那么有名的人活得比有名的人快活多了,林依轮做着小菜收着古董买着楼,戴军到处游山玩水搞他的环保工程。

    这么多年下来,你的性格、你的眼界、你的努力决定了你现在就应该站在这样的位置。一个人,只要能找得到自己的位置,也享受到这位置的好处,甘心情愿,尽力而为,就是成功的人生。

■文 / 黄佟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