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刘诗昆 鬓华虽改心无改 犹似少年豪迈时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弹奏到老”

发布日期:2018/7/11 16:19:23    
  

刘诗昆  鬓华虽改心无改犹似少年豪迈时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弹奏到老”

 

  现在大多数年轻一辈类似于“偶像”的音乐家们拥有的光环,刘诗昆都曾经拥有过。曾经的他天生一双弹钢琴的大手和超强领悟力,更重要的是很多后辈都已经销声匿迹的今天,他依旧坚守在舞台上。年逾古稀的他,依旧可以不依靠琴谱弹奏一整晚的音乐,依旧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改编中国民谣……一位如此高龄的音乐家要做到这些,其背后花费的努力自然是可以想象的。

1%成为钢琴家

已是不容易的事

  此刻坐在记者面前、年逾七旬的钢琴家,没有演奏《保卫黄河》时的激情澎湃,在温和儒雅的气质中,散发着一种精明强干和坚定。

  刘诗昆认为,学钢琴,能提升人的气质、仪态和谈吐,而不是普通的文化水准、知识级别的简单提高。在他看来,学钢琴、学乐器是一种美育,有着其他任何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修养提升的重要性,不亚于数学和语文。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愿掏腰包为孩子买钢琴、交学费的背后,是一颗颗望子成龙的心。刘诗昆认为,家长做决定前,应该清楚孩子学乐器的意义和益处。盲目跟风并非明智选择,反而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他提醒家长,学钢琴是为孩子增加一项美育教育,而不要一味期盼弹琴成为孩子将来的专业,也不要简单地仅把学琴当成一个高雅的文娱活动。

  刘诗昆直言,不可能所有的琴童都成为郎朗、李云迪,而当你看到曲子可以弹出来,可以用音乐表达,“就已经足够了”。

  如今,孩子3岁学琴已成趋势。在刘诗昆看来,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学琴面临两大误区。一是家长把学钢琴当作简单地从事文艺活动,另一个则是迫切希望孩子成“家”。“其实,在当今如此庞大的琴童队伍中,如果1%的人能成为钢琴家,那已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家长应把孩子学琴视为基础性美育,功利性不可太强。”

  记者:您有次在颁奖音乐会上致辞时提到中国学钢琴的人基数特别大,那么中国目前的钢琴音乐教育现状是怎样的呢?音乐教育的质量能否满足到这么庞大的需求?

  刘诗昆:在我国,钢琴教育是构成社会教育的重要部分,反映了社会文化生活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随着中国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培养精神文化显得特别有需要,钢琴教育正好填补了学校教育未必兼顾到的空白。青少年在学习钢琴时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对成长中的心态调整、意志力判断、逻辑思维分析都有好处,这都是越来越多中国少儿学习钢琴的原因。

  钢琴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成长中的青少年,除了从前的私人授课,还有少年宫和音乐学院这传统途径可以学琴外,今天的琴行、文化馆、群艺馆等,都有师资优良的钢琴老师讲解教授。当然,方法未必统一,既有老师以融入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方式教琴,亦有坚持旧式严师出高徒的教学理念,都是视乎学琴的青少年的个人性格与老师的配合。

  记者:有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家长鼓励小孩子学琴都是抱有功利的心态,您怎么看?

  刘诗昆:青少年学习钢琴,理应以他们的兴趣和心理为经,配合家长的支持为纬,互相结合。

  从幼儿到青少年,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好奇心,都是直接兴趣;至于家长和导师的培养和鼓励,都是间接兴趣。兴趣的促成抑或削弱,跟学习与家长的态度有密切关系。

  对于确实不喜爱音乐或者钢琴的孩子,要区别对待,但有时他们闹情绪闹别扭,其实是由于学习压力所至,所以家长要衡量如何适当地为孩子减轻压力; 至于有些由于娇惯纵容所至,动不动就嚷放弃的孩子,反而需要家长从生活习惯引导。

  记者:现在很多琴童往往学了几年坚持不下去就放弃了。您目前观察到的业余钢琴教育中的普遍问题是什么?

  刘诗昆:钢琴刚普及时很多家长是抱着望子成龙的想法让孩子学钢琴的,现在更多的家长认识到不一定要让孩子成为专业人士,但几乎还没有家长认识到学琴是重要的教育项目。琴童的年龄分布中,学龄前儿童最多。因为随着功课的压力加大,孩子的练习时间受到影响,不少孩子渐渐就放弃了。如果有可能,幼小初学者每天练习不能少于半小时,年岁大一点的孩子要保证每天练45分钟到1个小时。

  另一个问题是,社会上钢琴老师的师资水准、专业性参差不齐,很多人并不是学钢琴出身的,有一些甚至不是学音乐出身的。我听说,有个保姆陪琴童听课听了几年,竟然也出来当钢琴老师了,这真是太离谱了。因此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辨别。弹奏的基本方法很重要,手型、方法、动作都有规律性规范性,方法不正确,会影响学习效果。

  记者:您觉得怎样能解决这些问题?

  刘诗昆: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家长眼界慢慢开阔、正规老师不断增多。现在很多家长找不到老师,老师的底细无从访查。我觉得,家长和社会都要对孩子学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一个正确的期待,考级不能说明一切。学琴不是为考级,是为提高孩子的素质。这样,才能把不正常的为考级学琴变为正常的为美育学琴。

  记者:您认为中国的音乐教育下一步应如何发展?

  刘诗昆:近年音乐教育界积极讨论和实践的,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弘扬与理解多姿多采的各种音乐文化,取长补短,兼收并蓄,通过音乐建立平等价值观,正是现代音乐教育的大势所趋。

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

  每当刘诗昆坐在钢琴前,都永远是一个我武惟扬、激情迸发的人。因为,只有这钢琴、这音乐,才是他生命的力量和源泉。他把他的全部生命都交给了钢琴事业,更积极投身于钢琴教育事业,为钢琴艺术的传承和弘扬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记者:您演奏《弯弯的月亮》,弹奏出了雄浑激越的力量,在改编作品时,您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刘诗昆:首先,我也是一个独立的创作者。1959年我就参与创作了《青年钢琴协奏曲》,那时候提倡文艺的民族化,我将民乐器组成一个乐队进行演绎,按西洋交响乐团的模式进行搭建,用二胡对应小提琴,用马头琴对应大提琴。当时这个作品非常火爆,在美国和日本都发行了唱片。后来,我还创作了钢琴协奏曲《战台风》。我也会改编一些歌曲乐曲,但可能只是灵光乍现,并无规律可言,我只是在弹奏时表现出了自己的风格而已。当然,我也会即兴创作表演,比如前不久在济南的音乐会上,我就演奏了《沂蒙小调》和电视剧《红日》的主题曲。

  记者: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这几年来您的主要精力放在哪些方面?

  刘诗昆:一个是表演,一个是做音乐教育培训。目前我在全国40多个城市开办了200个刘诗昆钢琴艺术中心和音乐艺术幼儿园,一共有7万在校生。我是从3岁开始学钢琴的。学琴其实是一种美育:第一,可以提高智力智商,手指的活动对脑神经的开发很有帮助;第二,可以增强记忆力,钢琴是所有正规键盘乐器中唯一的多音乐器,能同时奏出几个音,要记忆的内容也就特别多;第三,可以提高素质修养,培养高雅的情趣情操;第四,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弹琴给别人听本身就是一种表演,所以弹琴的人一般都落落大方,不会扭扭捏捏。

  记者:您从1992年在香港开办刘诗昆艺术培训中心、1994年创办钢琴比赛,到今天已经20多年,有些什么感受?

  刘诗昆:我挺自豪的,诗威德少年儿童钢琴大赛是我在1994年创办的,以前在香港举行。我是中国最早做音乐教育的,1992年到现在24年没有断,而且不断发展,先在香港开了第一间刘诗昆艺术教育教室,然后在内地北京开,现在国内有200多个点,遍布40多个城市。此外,还有10所幼儿园。幼儿园全部是我独资的,艺术中心有的是我独资,有的是与人合作。20多年的发展,现在国际公认,中国学琴人数世界第一,钢琴产量也是世界第一,世界很多名牌钢琴也是中国产、再贴牌出去。

  记者:您的钢琴大赛有众多的获奖者,您是怎么考虑的?

  刘诗昆:在我这儿学琴的孩子,绝大部分是业余的。全国现在琴童无数,开始,绝大部分家长抱着望子成龙的梦想;现在则是为了给孩子增加点高尚的兴趣,有的更看得透,就是给孩子提高素质。美育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增加进取心和荣誉感,每个孩子的音乐才能不同、条件不同,但是努力了就不能让他失望,所以我们重在给他不同的奖。十五个组比赛,每组分出一到五等奖,让多数孩子都能得到一个奖,有的孩子成绩差点,如果他认真准备了,也给他一个鼓励奖,让他觉得没白来。最后拿到奖的超过80%,绝大多数是鼓励奖。有百分之十几是没有奖,因为一看他就没认真准备,而是玩来了。我们评委都是很专业的,一听就知道你是不是认真准备了。

  记者:您少年时代就开始参加各种国内外钢琴比赛并屡获大奖,能为琴童们参加比赛提出一些建议吗?

  刘诗昆:参加比赛并不是功利性的,它可以增强琴童的自信心、进取心,激励孩子更加努力的学习。钢琴弹奏本身也是一种表演,参加比赛是难得的表演机会,孩子参加有好处。

  记者:对于中国钢琴界比较活跃的年轻一代,您有何看法?

  刘诗昆:中国现在的年轻弹奏者很多,按绝对人数应该是全球最多的,但在国际上出名的并不多,像郎朗、王羽佳那样在国际上被认可的已是凤毛麟角。这不单单是个水准问题,机遇和机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不过,在国际上成名的这些年轻的钢琴家对年轻一代总会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记者:您今年78岁了,但精神矍铄,宝刀不老。您会一直活跃在钢琴艺术的舞台上吗?

  刘诗昆:钢琴弹奏者的演奏年限很长,一般要到80多岁。近几年去世的国际上著名的钢琴家,他们基本上也是去世之前仍在舞台上弹奏,并且功力不减当年。如果我的身体健康状况允许,我会弹奏到老。

  记者:您的人生跌宕起伏,回顾过往的风风雨雨,您有什么感想?

  刘诗昆:我经历的是一个大时代,我个人的历程和中国的变化发展密切相关。我3岁习琴,5岁登台,11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17岁在匈牙利拿了奖,18岁在第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中拿了第二名。但那时候还不可能融入国际的音乐社会……我的钢琴生涯中,有过太多的特殊经历,随着历史的变迁,上世纪90年代我才真正走向国际,有了一定的影响。对于我的过往,风雨、荣辱,用一句苏东坡的词来说就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