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柴玲 一个用声音征服你的“玲”动歌者

发布日期:2018/7/24 13:54:58    
  

柴玲 一个用声音征服你的“玲”动歌者

    我认识柴玲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缘于听了2017年3月20日她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举办的《高山流水——柴玲独唱音乐会》。本场音乐会由沈阳音乐学院主办,辽宁沈阳志合科技有限公司协办。音乐会上,柴玲演唱了《长相知》、《三十里铺》、《望大陆》等十二首音乐风格韵味迥异多变的民族声乐作品。纯净清澈的嗓音,唯美大气的台风,深深感染了台下的观众……也是这场音乐会让我们结识。作为从事多年理论评论工作的我和柴玲有了一次愉快的音乐对话,也是这次对话让我更加想深入地了解她。

    柴玲,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民族声乐专业教师,民族、流行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艺术硕士;大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辽宁省合唱协会理事。师从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博士生导师,原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教授。

声韵悠悠 以情动人 

    柴玲,1979年出生在黑龙江,从小对艺术的热爱让她备感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良好的家庭艺术氛围也为她日后考入沈阳音乐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9年, 柴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4年专业系统的学习让她进步很快,2003年的本科毕业独唱音乐会为她四年的刻苦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毕业后,她孤身一人来到了北京,就职于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几年的教学让她感觉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为了更好地学习,丰富自己的音乐涵养,2007年柴玲又继续攻读了沈阳音乐学院艺术硕士,之后留校任教至今,就职于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声乐系。从这些年的学习工作看,柴玲一直坚守在自己的专业道路上,不忘初心、不断前行,用行动证明了成功的人除了百分之一的天分,百分之九十九需要靠自己的努力。从2009年开始,柴玲经常参加综艺晚会、音乐会的演出与录制。虽然不是院团的专业演员,但是科班出身的她渴望在舞台上绽放自己,而多年的舞台演出经验也为她在艺术实践道路上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尤其是从2016年开始,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经典音乐进校园系列音乐会,柴玲作为演出嘉宾连续演出五场,受到了观众和专业音乐人的广泛好评和肯定。这次活动不仅给校园带去了古典音乐,也为提高当代青年人的艺术审美、普及音乐文化知识提供了平台,同时,柴玲也拓宽了演出视野,为自己的艺术生涯增添了色彩。

    2017年3月,柴玲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举办了《高山流水》、《难忘茉莉花》两场独唱音乐会。能够在中国音乐最高学府之一的上海音乐学院举办音乐会,对柴玲来讲除了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外,还要有强大的心理素养,能够应对任何变化。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她成功的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完成了这次在人生中里程碑式的独唱音乐会。不为人知的是,此时的柴玲已怀有身孕,在忙碌之余还要兼顾身体状况,对她而言也是一次极大的挑战。不过这次上海之行,得到了相关专业老师、领导的认可,并给予了高度的赞赏,也为辽宁民族声乐走出去增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之后柴玲返回大连,又在大连市人民文化俱乐部连续开了两场独唱音乐会。这两场音乐会的地点虽然是在自己的家乡,但是柴玲丝毫不敢懈怠,在已经连续举办了几场音乐会的前提下,又为家乡人民奉献上了两场高质量的独唱音乐会。

    很少有像柴玲这样教学兼演出任务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不过,高强度的磨练也让柴玲的舞台演出经验更加丰富、演出风格更具特色,每一次的积累对柴玲来说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

    同年5月,辽宁省音乐家协会的品牌活动——《古典室内乐系列音乐会东北民歌专场音乐会》在沈阳音乐学院如期举行。这个象征着辽宁省最高水准的音乐会,每次都要邀请省内相关专业最优秀的演员、专家演出,柴玲作为音乐会的嘉宾,全程参与了此次音乐会。音乐会不仅能够和同行业优秀的老师、专家一起演出,更重要的是作为文化交流的手段,通过参与音乐会找出自己的不足,学习先进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此次音乐会全场爆满,一次又一次的掌声也再次说明真正的艺术是有市场的,只有高质量的作品,才能够吸引人,才能够在群众中产生共鸣。

坚守执着 勇于攀登

    多年来,柴玲不仅成功的举办了多场个人独唱音乐会,在学术理论方面也发表了十余篇高质量、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章。例如《浅谈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在民族声乐演唱中体味字尾的艺术规律》、《“方言”运用在民族声乐作品中的意义》、《民族声乐作品中艺术特点及风格韵味的把握》、《陕北风格民族声乐作品完美诠释之撷取》、《中国民族声乐梳史与意蕴风格展现》、《谈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传承我国民族民间唱法的精华》、《民族声乐演唱如何传承京剧唱腔的精华》等等,这些文章先后发表在《乐府新声》、《艺术研究》、《音乐生活》、《齐鲁艺苑》、《艺术教育》等学术期刊、杂志。文章中的观点独特,具有学术引领价值。在教学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学生的声乐学习具有促进作用。柴玲的学生多人多次参加比赛并获奖,很多学生已经开办了自己的独唱音乐会,例如:

  晏敏敏:被誉为曲坛绿色公主、2008--2010年为家乡获得文学艺术创作突出贡献奖。

  徐天娇:2011年6月第三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获沈阳赛区学生组三等奖、2011年8月第三届国际华人艺术节声乐比赛民唱法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组金奖。

  张妍娜:2011年6月第三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获沈阳赛区学生组优秀奖、2011年10月获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首届声乐比赛民族组第一名、2011年12月获第九届大连市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三等奖、2013年5月第四届辽宁省金钟奖声乐比赛民族组优秀奖、2014年12月第七届中国高等院校中外歌剧及艺术歌曲演唱比赛优秀奖等等;学生音乐会包括2012年5月娜写年华——张延娜毕业独唱音乐会、2013年11月成功举办个人教学汇报音乐会、2015年6月李想毕业独唱音乐会等……

  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学生的努力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纯熟的演唱技巧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给学生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也参与进自己的演出、科研中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向社会输送优秀的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扎根民族 不忘初心 

    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离不开悠久历史的民歌,古韵文化的传承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活,民歌作为特定地域文化的符号承载着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作为新时代的艺术工作者,更应该传承这样的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歌、喜欢民歌。柴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成员之一,身上肩负着把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播出去的责任。所以,柴玲在演出或教学中,引古论今、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实践教学风格。从演唱角度看,柴玲音质清澈纯美、富于变化,极具张力与穿透力,又极富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演唱风格涵浑大气、灵秀韵致、温婉秀美。

    柴玲一步步的发展,离不开恩师的悉心指导,恩师们孜孜不倦的教诲,成就了今天的柴玲。在恩师教学30年师生音乐会中,柴玲的演唱让恩师刘辉无比的欣慰,刘辉对柴玲这么多年辛苦的付出也予以了充分地肯定。的确,从2004年参加十一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开始,柴玲获奖无数,辉煌的履历是她人生的写照:

    2004年参加第十一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辽宁赛区三等奖;2004年参加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电视大奖赛非职业组获荧屏奖;2005年参加首届声乐器乐舞蹈大赛声乐组获北京赛区二等奖;2006年参加辽宁省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优秀奖;2011年第三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获沈阳赛区三等奖;2011年第三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获沈阳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2011年第三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获教师组铜奖;2014年第四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获沈阳赛区二等奖;2014年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民族声乐大赛决赛获高等艺术院校类青年教师组优秀奖;2014年第四届孔雀奖获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院校教师民族组三等奖;2016年第五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声乐展演沈阳赛区区选高等艺术院校获青年教师组金奖;2016年第五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声乐总展演获教师组银奖……

    这些年的比赛让柴玲逐步成熟,演唱技巧更加纯熟,声与气的运用更加自如。从一位稚嫩的学生走到今天,柴玲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让她感到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是一份对民族声乐发展的责任,同时也是一份坚守,不忘初心,在艺术之路上勇于攀登。

    芳华正茂的柴玲还有很多学习和舞台实践的机会,不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教学中,她都比常人付出的更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坚守住自己的梦想,那么离成功就不会遥远了。十年磨一剑,现在的积累是为以后更好的发展,让自己的艺术之路走向更高峰。

后记

     与柴玲对话结束时,我问她,今后有什么打算、有什么计划?柴玲的回答又让我看到了她谦虚的一面。柴玲说: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需要学习的地方,学无止境,活到老要学到老,将来有机会还要去中国音乐学院进修,开阔眼界,不断地完善自己。除了学习外,现在教学是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扬恩师的声乐演唱理论,在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优势特点,运用到实际中。还要与学生一起参与科研立项,培养全方面的音乐人才,既能舞台表演,又能安下心来搞科研,这样复合型人才是当今社会急需的,也是她一直努力的方向。

  谦虚的几句话,让我对她更加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只有立足于本行业,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想要追求的效果。通过这次音乐对话,我对中国民族声乐也有了更深刻地了解,也知道了在这个行业中,有一批老师、专家,敢于奉献、不求名利,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默默耕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谈到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这是给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不负使命、不负人民、勇往直前,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