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吴雁泽 不仅要有科学的发声方法 也要让生活阅历充满心灵

发布日期:2018/8/21 17:50:14    
  

吴雁泽 不仅要有科学的发声方法 也要让生活阅历充满心灵

      吴雁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党组书记、国家一级演员,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顾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吴雁泽有着润柔的音质、宽广的音域,气息饱满而深长。他善于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他的演唱意深境阔,韵味浓厚,技巧精湛,咬字准确。他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吸收民族唱法中依字行腔、以字带声、以情带声、融字声情为一体的特点,使他歌唱的个性更为鲜明,歌唱艺术更加完美。他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第三届“金唱片”奖。

民间音乐中的咬字规律、语气运用非常讲究

       西洋美声唱法在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后,特别是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传播。当今但凡有影响力的民族声乐艺术家都有学习西洋美声唱法的经历,吴雁泽说:“回顾我前30年的舞台和教学实践,正是这样一个‘既有西洋科学发声方法的基础,又有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演唱’的宝贵营养,才形成了我今天在演唱中国歌曲时两者的有机结合,和我认为的中、西结合之路。”

      20世纪50年代,音乐学院不但是研习西洋音乐的重地,而且也特别注重学生民族民间音乐素养的培养,聘请了众多戏曲、曲艺名家前来授课。京剧名家贯大元、马连良,单弦大王曹宝禄,河北梆子名家李桂云,豫剧大师常香玉等等,都曾为吴雁泽传道、授业。老艺术家们的言传身教,让吴雁泽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并掌握了众多民族民间音乐形式的风格和韵味,他自信地说:“如果我现在唱段京剧,应该不会让专业人士太笑话,因为我学过。《甘露寺》《借东风》《让徐州》我都唱过!”

      在借鉴西洋美声歌唱技法优点的同时,又向传统民族声乐及姊妹艺术学习,吴雁泽说:“在完善我的唱法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习了西洋发声,同时还从我国京剧、昆曲、有些地方戏曲(如黄梅戏、豫剧、河北梆子等)及曲艺中的京韵大鼓、单弦唱段的学唱中寻求到了不少宝贵的演唱方法,尽可能多掌握和学唱中国民族、各地区的民歌、小曲。如东北二人转、蒙古族的长调、新疆、西藏的民歌;江、河上的渔歌、船工号子、纤夫号子、西北民歌(包括青海花儿)、山区的高腔、平原和中部地区的小曲、渔鼓、花鼓戏等等。就以上门类,我基本上是了解或涉猎到了。仅此,就大大丰富和加强了我演唱中国歌曲的知识面和特色感。”

       1983年,吴雁泽录制了专辑《将军的摇篮——大别山套曲》,其中的《再见了,大别山》脍炙人口、风靡全国。豫剧大师常香玉听过吴雁泽的演唱后赞叹不已,评价道:“雁泽呀,这是我们河南梆子呀!”正如常香玉所说,这首歌曲正是借鉴了河南梆子,而且是东路梆子的演唱。

       当时,到田间地头为百姓演出,用西洋发声方法来唱民歌的吴雁泽也曾被非议。吴雁泽学着老乡的口气说道:“哪来的牛,坳个抹饲呢?”幽默之余带着几分刻薄,意思是“哪来的牛,唱的什么东西?”美声唱法民族化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困扰着他,解决的办法只能是下工夫潜心研究。他一面仔细琢磨演唱中国歌曲较有成就的郭颂、胡松华等名家的技巧,一面也反复聆听意大利美声的杰出代表如吉利、毕约林等人的演唱,认真体会其中的要领,不断付诸实践。吴雁泽认为科学的发声方法只有一个,在满足歌曲情感表达需要的前提下,演唱中国作品时,歌者要认真研究民间音乐中的咬字规律,严格按照规律来吐字发音。这样一来不仅吐字变得清晰,声音也饱满有力了。

       正如吴雁泽自己所说:“歌曲的特色每每建立在语言基础上和音色的变换上。语言又是传达感情的重要工具,从而我进一步体会到‘字与声’结合的重要性。因此,我努力学习我国民间曲艺传统中的‘五音’、‘四呼’,即发音的部位和字声的着力点。从此以后,我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尤其是唱中国歌,我总是严格地按照这些规律吐字发音的,这样一来不仅歌唱中的字清楚了,而且声音也饱满有力了。唱好中国歌曲,除了诸多方面的修养之外,咬字吐字则是歌唱的灵魂,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如果我们能严格遵照这些准则的话,那么在歌唱中讲求的咬字准确,吐词清晰是有法可寻、有路可依了。”

       吴雁泽演唱的《再见了,大别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清江放排》等歌曲在咬字吐字方面都堪称典范。他歌唱的咬字吐字上讲究“字头夸张、字腹饱满、字尾归韵”,并且在不同作品和同一作品的不同段落中又会根据内容与风格的不同而加以灵活运用。如他在演唱歌曲《再见了,大别山》时,“清风牵衣袖”一开始弱起半拍的“清”字,他稍微强调了字头和字腹,快速地归韵;“牵”字亦如此,而到了“衣袖”的“袖”字时,由于是两拍的长音,所以非常明显的开始稍微加重来夸张字头,接着转到字腹的延长上来,然后“慢慢的”在油求辙韵上归韵收音,并且在“袖”字上用了前倚音。“一步一回头”的“头”字亦在油求辙上收音,突显了他收音归韵的能力;“山山岭岭唤我回,一石啊一草把我留……”等等。这样,通过依字行腔,不仅有了清晰、准确、圆润的咬字吐字,而且把与大别山的一草一木和众乡亲依依惜别的场景描写得栩栩如生,同时也把对大别山深厚的眷恋之情唱到了听众的心坎上。

       吴雁泽自己也在采访中表示,他在演唱地域特色较浓的作品时,一般都会在咬字上运用一些有特色的方言发音:“比如《将军的摇篮——别山套曲》中的《大别山夜话》,歌词是‘大别山,拉开了夜幕,朦胧中显露出群峰的轮廓,星星(哎)离我们这样的近,就好像伸手可摘……’这里的‘摘’,我有意唱成‘折断’的‘折’,就是运用了大别山地区方言的发音。有时,我的演唱接近说话,这样听起来亲切、自然,比如《清江放排》‘阳春(那个)三月好放排(呦),头排去(哒)二排来……’这一段是在起航的号子过后,很潇洒地,像说话一样。如果追求音量、厚度,就完了!”

吴雁泽在语气的运用上也是非常讲究的。如在歌曲《再见了,大别山》的演唱中,语气的运用就非常到位,使得歌曲情真、意切、真挚、感人,如在最后一句“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的“把”字,出于表达对自己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有着血肉般联系的大别山老区人民的深厚情谊,吴雁泽将“把”字字头阻气的时间稍微延长了一些,字腹元音发出的稍微晚一些,并且在阻气的时候先表现这一句的感情,这种既颂扬又关怀、既叙述又赞美的语气把依依惜别的深情表达的准确而到位。

要有正确的心态为长远打算

       学习声乐要有正确的态度,这点很重要,也要给自己歌唱创造最好的条件。吴雁泽说他的艺术生命延续至今有三大法宝:首先就是清心寡欲,不吸烟、不喝酒、按时作息;其次是放宽心态,淡泊名利,“歌者应该把歌唱视为第一生命”,如果每天都演,没有一个时间提升自己,那就完蛋了;再者就是要艰苦奋斗,每天坚持练习一个半到两个小时,踏踏实实地练。如果再加一条,也是最值得从事声乐演唱的后辈们借鉴的经验就是,“从年轻时开始就要为后半生考虑,在二三十岁时就要为六七十岁,甚至更年长时的演唱做打算。”

       吴雁泽说:“演唱时,永远都要游刃有余!情感要饱满,但声音是在深气压的支持下合理运用,不要‘给’到头。就好比路要修得宽,但是只跑小汽车,要留有余地。如果一味追求高音、追求戏剧性,可丁可卯地用,我肯定唱不到今天!”

      吴雁泽在展示了一段蒙古长调后,说道:“我每天10点到12点坚持练嗓两个小时,50年不歇。我练嗓的时候完全放松,这也是我唱歌的最大窍门。” 吴雁泽十年的老邻居宋征杰说:“他之所以能够现在歌唱不减当年,这是他常年坚持,天天练的结果。如果不坚持天天练,他现在到舞台上唱不了这么完美的程度。”吴雁泽还指出,很多歌唱演员因为唱歌的时候太拼,过于声嘶力竭,像在玩命,这样很容易损伤嗓子,所以很多歌唱演员,年纪稍微一大,音色就大不如前。

     “《黄河颂》的第一句是‘我站在高山之巅’,我建议大家唱歌不要只呆在卡拉OK厅里,应该到大自然中去,到大山里去,那样才会有真正释放的感觉。”他说,“有人说,你们演员呐,生活中都是戏。怎么说?生活中很多人的表现都是假的,恰恰到舞台上却没有了生活。我认为这句话不无道理!演员恰恰应该生活中少点戏,上了台要多点生活!”正如他所主张的,“让生活阅历充满歌者的心灵,成为自己的积累;要不断地了解生活,特别是了解生活中的人,这样唱出的歌声才感人。”也可以说,“歌者应该把生活装得深深地,吐得轻轻地。”

      除了关注声乐,作为一个老演员、老歌手,吴雁泽对晚辈呵护有加。“每次演出,我都会站在侧幕条边上听听年轻演员们的演唱。他们年轻有活力,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很多新东西。”谈及对后辈的建议,吴雁泽说道,“必须做有心人,学习就是这样。”他认为年轻人首先应该放开心胸广泛地学习和吸纳;其次,年轻人,特别是艺术家应该爱社会、爱生活,不要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应该是你围着大的社会、围着人民的需要来转”。如今,吴雁泽觉得自己到了感恩和回馈的时候,只有加倍努力保持好艺术青春才不负国家和党对他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