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手风琴教授王朝刚 “明确练琴目的,掌握科学练琴7种技巧”

发布日期:2018/11/6 9:52:17    
  

“明确练琴目的,掌握科学练琴7种技巧” 手风琴教授王朝刚教你走出低效练琴的误区

        练琴效率不高是少儿器乐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孩子以简单的正误和熟练作为练琴的目的。无论学习何种乐器,都有标记详尽的乐谱、名家演绎的音像、系统完整的方法体系作为参照和指南。这就使得我们今天学习时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错误和盲目的尝试,少花许多时间,少走许多弯路。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琴童甚至成人仍然日复一日地进行着机械、盲目、低效的练习呢?

  王朝刚教授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点:1、很多琴童和教师、家长只重视演奏技巧、方法的学习而忽视练琴方法的改进与提高;2、个人素质、学习态度、用功程度等因素产生的影响常常掩饰练琴方法造成的影响,使得学习者对练琴方法改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真切的感受;3、科学的练琴方法不会招之即来、一蹴而就,它本身也需要理解、学习和掌握。

  大多数琴童练琴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就是没有把住一头一尾这两道关,他们对练习的目的、要求、方法不甚明了,对练习的效果缺乏严格的监督,而只是在中间部分下功夫。这种盲人瞎马式的练习,当然不可能导致正确有效的练习结果。

  和简单的重复练习相比,科学有效的练琴要求练习者不但要动手,而且要动脑。要求练习者对练习的内容、方法、结果始终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

科学有序练琴的7种技巧

  1、要有鲜明的音乐形象

  音乐是一种感性的艺术,它需要体验和感悟,只要你敞开心扉,既使那些完全陌生的乐曲有时也会点燃起你的心灵火花,有灵性的儿童常常凭借本能就能抓住音乐跳动的脉搏。音乐又是一种理性的艺术,它有着特定的内容、形式和规律,也需要有意的学习、理解和思考。我们经常看到,由于对音乐缺乏学习、理解和把握,有的孩子会把一首雄壮威武的进行曲演奏得有气无力,而把《流浪者》中令人心碎的慢板演奏得象舞曲一样轻松。每首乐曲都有其明确的或隐含的时代背景、民族特色、情绪情感、思想内容、风格特征等等。练习一首乐曲之前,最好能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看书、欣赏,对这些方面有所了解,练习时才能胸有成竹。

  2、要有清晰的声音图象

  声音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内部听觉和想象,而不是技巧或乐器。能运用想象能力对音乐形象产生联想,借助内心听觉在大脑中构造和显现声音图象,是一个演奏家最可宝贵的素质之一。想象能力是一切劳动、科学、艺术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乐器学习者在演奏一首乐曲之前,在做一次新的练习之前,也要对乐曲的音响效果有清晰的想象和设计。这种设计和想象越清晰、越真切,练习时的动作、声音就越准确生动。

  3、要有准确的读谱习惯

  乐谱是练习、演奏的篮本和设计图纸,乐曲的基本内容就蕴藏在乐谱之中。无论你对这首乐曲有多少独特的理解,都必须建立在乐谱的基础之上,而不能天马行空,任意驰骋。读谱出现错误的原因基本上是不严格、猜测和想当然,而不是认知上的困难。不认真看谱的习惯将严重影响学习的进步和演奏的质量,不能对此漠然处之。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不良的视谱习惯最终会使学习者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4、要有敏锐的听觉监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对音乐质量最直观和真实的感受只能来自听觉。一个学习音乐的人对声音缺乏判断能力和麻木不仁的确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第一要感觉敏锐、判断准确,第二要坚持标准、一丝不苟。要依照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对声音的设计,严格检验每一个音的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必须重新加工,绝不轻易放过。要想有效地提高演奏能力,听觉水平必须要走在演奏技巧的前面。

  听觉是一件非常感性的东西,它和语文学习一样,需要大量感性的积淀。提高听觉水平只能靠多听——听别人的,也要听自己的,尤其要多听高水平的音乐。有的家长为孩子学琴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却舍不得花钱购买音像资料;还有的孩子和家长常常抱怨没有时间听音乐。其实听音乐不一定非要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孩子起床、吃饭,别的事干不了,但完全可以听音乐。只要坚持下去,天长日久,耳朵里“灌”进去的音乐多了,听觉水平自然会由量变到质变,由外部到内部,引起质的飞跃。

  5、要有及时的反馈调整

  熟练的形成依赖于大量的重复,重复是学习之母。熟练的过程存在大量错误和失误的发生,符合要求的熟练必须经过严格的排错练习。每一次练习都应该是一次新的实验,新的尝试,要在上一次的基础上有所改善,有所提高。许多孩子演奏出错后遭到家长的指责,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又不是故意的”。问题在于,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一个错误一经发生,只要你没有及时排除它、纠正它,每练习一次就等于你又把它强化了一次,巩固了一次,最终它还会和正确的东西一起实现熟练化和自动化,绝不依你的主观意志而转移。最要命的是那些经常性的错误还会形成顽固的错误习惯,而纠正一种错误习惯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比如有些孩子不仔细看谱的毛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往往花几年时间都不能完全解决。

  6、要有理智的重点练习

  一般说来,只要琴童具有相应的能力,不过分贪大求难,大多数技巧都是不难掌握的。在技巧方面真正需要大量练习的是那些被称为“难点”的部分。区分一个演奏者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其能否把乐曲中的难点演奏得得心应手。难点解决的基本标志是演奏者对难点部分不再敏感,不再害怕,甚至完全不需要增加对它的注意,和其余部分一视同仁。难点的解决需要付出比其余部分更多的练习和精力。

  在某些乐曲中,难点部分的练习比例可能需要比其余部分高出百倍以上,如手风琴曲《马刀舞》的最后一句。但许多初学者多少都有点“欺软怕硬”的毛病,越容易的地方越爱练,而遇到难点则知难而退,尽量回避。这就使得一些难点长期被搁置起来,成为一块心病。强调“有理智”的重点练习,就是要诱导琴童克服畏难心理,勇敢面对技巧难点,知难而进,通过大量的甚至艰苦的努力求得难点的化解。

  7、要有耐心的慢速练习

  音乐的庐山真面目只有在达到或接近规定速度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才会“好听”、“ 过瘾”、“有意思”。正因为如此,许多学习者拿到一首作品,总喜欢用较快的速度进行演奏。但令人尴尬的是,如果你的演奏能力不是远远高于该作品,你就不可能用较快的速度来正确地演奏它。否则只能是错误百出、结结巴巴甚至“连滚带爬”。在勉强的快速下,动作的僵硬、笨拙和不规范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把学习一首乐曲看作盖楼房,那么速度就是楼顶。楼顶只能在最后才加上去,这是人人都明白的常识。可是缺乏耐心的琴童总会不由自主地快起来,而不顾及这种速度下出现的大量错误和失误。慢速练习是一个法宝,它使得练习者有足够的余地去看谱、思考和有条有理、从容不迫地进行工作。可以这样说,不会慢练的人就是不会练琴的人。

  王朝刚教授指出:一个琴童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有序训练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基本技巧技能的学习。一般来说,越是简单的技巧,运用越广,越为重要,一旦出错影响也越大,越不易纠正。近年来业余器乐教学当中最大的弊病不是某些具体技巧方法的正确与否,而是过分的浮躁、虚荣、急功近利、人为拔高,勉为其难。一个刚学了一年多琴的孩子就要参加三级甚至四级的考级,这就不可能对他们进行扎实的、循序渐进的基本功训练,反而会使他们陷入技巧困难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这个问题虽然不是孩子自己可以左右的事,但的确对练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家长和教师不应该把成人的意志强加在他们头上,使他们为了狭隘的功利目的而苦苦挣扎。那种拼死拼活学会的几首拔高程度的乐曲,永远也不可能取代扎扎实实的基本训练,而只能将孩子逼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只有循序渐进的学习,胜任愉快的练习,才能使孩子真正迈进音乐艺术的自由王国,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王朝刚,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甘肃手风琴学会会长,全国高师手风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手风琴学会常务理事,兰州城市学院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器乐演奏、学习与教学,音乐教育理论,音乐表演理论,曾多次担任国际国内手风琴大赛评委。

  王朝刚撰写的百余篇论文被《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人民音乐》《中国音乐教育》等刊物发表,2006 年出版专著《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在 2007 年新版《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手风琴系列教程》中,担任一、二册(共三册)第二主编,在2010 年出版论文集《西北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研究》中担任主编,《中国音乐年鉴》曾多次对他的研究成果予以介绍,其理论成果被广泛引用并散见于数百家网站,曾获得第三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评奖一等奖,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