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所有的演唱技巧都不能抛开自身条件!

发布日期:2018/12/24 13:25:23    
  

所有的演唱技巧都不能抛开自身条件!

 

 

  于淑珍,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歌剧演员,其演唱声从情发,委婉甜美,格调清新秀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多次出国访问中也受到赞誉。她的歌曲《泉水叮咚响》《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月光下的凤尾竹》等被广为传唱,成为一代人的经典。

  于淑珍曾主演过多部歌剧,首唱了大量经典歌曲,获得首届“金唱片奖”,其演唱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音乐教材;《月光下的凤尾竹》《泉水叮咚响》等歌曲就是经她演唱得以流传的,人们赞誉她的演唱“高如行云,低如流水;声从情发,歌由心飞”。

演唱技巧不能

抛开自身条件

  “并蒂的花儿竞相开放,比翼的鸟儿展翅飞翔……亲爱的人啊携手并进,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1979年,电影《甜蜜的事业》在中国上映,片中表现了青年人之间纯洁的爱情,令刚刚步入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兴奋、激动。无论是片中主题曲伴奏乐器电子琴的独特音色,还是演唱者于淑珍轻柔的唱法,都令人们倍感新鲜,这首歌很快流传开来。

  于淑珍的歌声圆润甘甜,格调清新秀丽,亲切感人,富有独特的魅力。她学习民歌、各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并借鉴西洋传统唱法,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于淑珍说:“演唱不能刻意,所有的技巧都不能抛开自身条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声音去唱出最美的歌声。”于淑珍准确地认识自己声音的特点,她曾说过:“石雕石,玉雕玉。我很清楚自己的条件,如果我就是一块‘石头’那我就不会强求自己有‘玉’的效果。”因此,在演唱作品上她会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有目的、有条件、有针对性地去作出选择,而不是盲目地追求能够展示力度、音量、气魄的作品。这样可以很好地扬长避短,把自身歌唱能力的长处充分发挥出来,展示出自己擅长抒情、细腻、甜美的声音优势。并且,还能够通过自己演唱上的二度创作将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充分地表现出来,达到自身声音特点、能力与作品之间的优化组合、相宜得彰。

  她在和现在的年轻人聊天时,最喜欢说的就是:“同学们,千万别只学一首歌,一定要多唱新作品,一定要有自己首唱、原唱的歌。”于淑珍最爱听的一句话就是一群人唱歌,闭着眼睛就能听出来,这是于淑珍。“无论唱民歌还是通俗,总之要唱出自己的特点、自己的味道。一个毫无个性特征的人,在艺术上是不可能成功的。”

唱自己的歌

形成自己的声音

  记者:改革开放至今,很多人都是听着您的歌长大的,特别是《甜蜜的事业》的主题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印象特别深。很多人唱这首歌,但我们能听出不是您唱的,您创造了自己的风格,非常甜美。

  于淑珍:一听就知道是我的歌,这就达到我的目的了。其实开始也没有想到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但是经常会有一种反馈,就是观众朋友很多人说只要一开收音机,一听这个声音就知道是我的声音。比如说唱“高精尖”的时候,那时候要求声音强,要声音特别饱满。因为我的声音比较弱,比较软,柔有余刚不足。那时也有人说,你这声音不行,没有无产阶级感情。我就带着那种感觉唱,可是一唱就破。我不是那个声音啊!后来我就坚定了我自己的信心,我就唱自己的声音,唱一首歌之前,我先不听别人的,唱会之后,配上音乐,我再听一遍别人的,我就知道我哪个地方不如人家,哪个地方比他好,这样一点点形成自己的声音。

  要总是听着别人的歌学会,别人的声音脱不开。唱别人唱了很长时间的歌,你要想超越是很难的,人家有自己的处理和理解,我的风格就是根据自己的声音条件,根据观众的审美,大家喜欢我就这样唱,这样一点点积累来的。

  记者:您唱的民歌特别有味道,有什么成功经验说说吗?

  于淑珍:民歌,顾名思义就是中国民间的歌曲。作为一个唱民歌的演员,要对全国各个民族的东西都要有所了解,要一听就知道这是哪儿的歌曲,要知道这歌怎么唱。尽管唱不了像人家“原生态”的歌曲一样,但要往这个方向努力,向民间学习。而且,充满浓郁地域性的地方戏曲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记者:对当代歌坛您有关注吗?

  于淑珍:作为演员,必须关注当下的歌坛状况。比如说周杰伦吧,很多年轻人喜欢,但是他的歌我确实听不懂,也不会唱,这是人的爱好问题吧。唱民族歌曲的演员,共性多了些,个性就差了些。我觉得,作为一个演员,无论是唱民歌的还是唱通俗的,都应该唱出自己的特点。同样一首歌,不同的歌手来唱应该是风格不同的,在保持歌曲基本特色的基础上,在艺术技巧上做一些处理,唱出自己的味道,应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