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故宫文创“走红” 缘于传统文化“活化”表达!

发布日期:2019/2/26 17:16:38    
  

故宫文创“走红”

缘于传统文化“活化”表达!

 

 

 

    今年上元佳节,故宫夜景霸屏了。在“超级大月亮”的映衬下,紫禁城古建筑群被大规模“点亮”,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第一次在晚间免费对公众开放。金色的琉璃瓦屋顶被灯光笼罩,狭长的屋面上,灯光“绘制”的《千里江山图》和《清明上河图》铺陈开来,还有戏曲萦绕在耳畔……故宫的炫目色彩让人仿佛置身梦境,人们纷纷拿起手机,留下了难忘的瞬间,更令无数无法到现场的网友隔屏艳羡。

  从“故宫文创”到“紫禁城里过大年”,再到赏灯“上元之夜”,故宫一次次用创意给大众带来惊喜,也俘获了越来越多的年轻“粉丝”,让“严肃”的传统文化圣地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新地标。

故宫文创“走红”

缘于传统文化“活化”表达

  早在元宵节的前两天,故宫博物院就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预约参加“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的公告。随后,在2天后的农历正月十五(219日),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公众开放。正月十六,“故宫灯会”又亮一晚。在故宫看灯赏月活动引发网友大规模关注。截至221日凌晨1时,微博话题“故宫灯会”阅读量达到3.8亿,讨论量8.6万。

  近年来,故宫最显著的变化是开放面积变大了。从2012年到2018年,故宫开放面积从30%增加到80%,慈宁宫、寿康宫、午门雁翅楼、近四分之三的城墙、南大库家具馆,观众可以踏足欣赏的区域越来越多。展览数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精。“清明上河图”特展、“千里江山图”特展都引来“故宫跑”,寿康宫原状陈列展让清剧迷们一窥“甄嬛”(电视剧《甄嬛传》中的人物)的天地,改陈后的珍宝馆和钟表馆成为新的打卡地标,正在持续中的“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更是把每年1月淡季的游客量提高了70%

  故宫文创则让紫禁城真正“活”起来。从“萌萌哒”的故宫御猫、戴墨镜的乾隆、比着剪刀手的雍正、花式朝珠耳机、“如朕亲临”行李牌等等,到首档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新类真人秀节目《上新了·故宫》的播出,故宫的各种文创产品被网友盛赞。仅2017年,故宫文创产品的销售额就达到15亿元人民币,这并不能仅用物美价廉来解释,追究根源在于这些文创真正跟民众的生活建立起密切联系,故宫文化“活”在了当下。

  近年“故宫热”的背后,是无数传统文化保护者和传承者智慧创意的积累。专家认为,故宫的走红给我国各地丰富的传统文化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复兴之路。

  “今年元宵节,故宫将首开夜场,迎‘上元之夜’,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将在古城墙上闪耀展示,让这个‘最大的四合院’亮起来。”217日,在2019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九届年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如是说。

  “以前我们认为什么美,就复制什么,却没有去研究人们的生活。今天我们更多地去探寻人们的生活需求,譬如把我们藏品信息挖掘出来,和人们生活需求挂钩。”单霁翔说。他认为,文创产品要有文化,但更多的是创意。研究百姓生活,知道人们关注什么、需要什么,才知道应该设计什么。把创意与文化完美融合,才是“网红”故宫的精髓所在。

  “故宫现象,非常集中地体现了国民消费升级,不仅消费趋于多样性,而且在精神文化消费方面的支出更多了。人们对文创产品的需求广泛多样,对文化体验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魏鹏举表示。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故宫很多做法都是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方法进行互动融合,并且用年轻人喜欢的时尚方式进行“活化”表达。

  “故宫活动的火爆提醒人们,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已经进一步释放,供给侧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在激活传统文化的同时,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魏鹏举说。

文艺产业发展迅速

音乐剧市场还需完善

  从对经济贡献的角度看,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与艺术产业产值平均达到本国GDP10%以上,甚至已成为部分西方国家的支柱产业。不过,相比较而言,中国文化与艺术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对于中国来说,文化与艺术产业相比其他传统产业,是一个热门的产业。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有所减缓,文化产业增速虽不及前几年,但仍高于GDP增速,实现了较快发展。随着居民消费需求不断释放、科技创新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为文化产业挖掘潜能、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空间,文化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仍将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是引领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在这其中,音乐产业日益成为拉动中国泛娱乐消费经济的重要力量。在国家、省市一系列产业政策规范、引导、扶持下,继续保持稳健增长,音乐原创活力进一步提升。同时,以音乐创作、表演、装备制造、消费、传播为内核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联动效应进一步彰显。

  据业内专家表示,在音乐文化产业中,音乐剧相比于其它剧场艺术,如歌剧、话剧、舞剧等更容易使观众有亲切感,是一种大众娱乐型艺术,是众多文化门类中最能够产业化的门类。音乐剧强调现场体验,吸引爱好者们多次走进剧场,消费者形成的人群聚集效应将拉动剧场周边的配套服务业增长,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和首尔已经形成了以音乐剧演出为核心,融合多种演出形式的演艺核心区,不仅吸引本地观众,更是成为外来旅游者必到的文化旅游地标。

  日前,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公布了2019年演出规划,在音乐剧规划中共推出五部音乐剧作品。而在此前,从事西方经典音乐剧版权引进及中文版制作的公司七幕人生,也宣布今年将推出两部全新音乐剧。截至目前,仅已知2019年北京地区原版引进剧目已达7部之多。音乐剧这个舶来品,在中国正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在引进世界经典作品的同时,中国音乐人一直在努力原创。在近30年的时间里,虽然有上百部本土作品问世,但人们记住的、谈论的仍是《猫》、《悲惨世界》等西方经典。

  而另一边,从年中的音乐综艺《幻乐之城》,再到日前收官的声乐演唱综艺《声入人心》,让更多人关注到一批人气音乐剧演员,尤其是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的音乐剧演员阿云嘎和郑云龙。看似音乐剧市场正告别小众,越来越“破圈”。

  在节目《声入人心》中,36位成员面对出品人和业内制作人的评价和挑选,首席与否,意味着下次还有没有机会登上舞台。

  在选手们看来,美声歌剧是一个闭环的小圈子,做学生,学成,当老师,然后继续带学生,而当老师似乎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成为歌唱家是一个“不敢奢望的梦”。每年声乐歌剧毕业的学生有几万甚至十几万,更多的人,是在付出多年努力后,依然没有一条生路。这是音乐剧行业的缩影,每年高质量的歌剧和音乐剧数量有限,国外引进剧又屈指可数,最终站在舞台上唱响剧院的声音,少之又少。当演员披荆斩棘终于站上舞台时,发现台下的观众,可能比演员还少。

  无论如何,中国观众对音乐剧的关注,使三宝这样的音乐剧创作人相信,将百老汇式的表演与中国故事相结合,总有一天会火。三宝说,他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便是全面型演出人才的稀缺。他表示,中国很少有演员拥有音乐剧需要的唱跳俱佳的功底。一些音乐鉴赏人也表示,音乐剧制作方通常难以承担吸引顶尖人才所必需的高额报酬。“中国的音乐剧产业依然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