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声入人心》能否将美声“大众化”真正做到深入人心?

发布日期:2019/7/29 10:25:55    
  

《声入人心》能否将美声“大众化”真正做到深入人心?


   《声入人心》是一个推广美声、音乐剧和歌剧的节目,第一季用36位青春活泼的小哥哥改变了很多人对美声的刻板印象,而且美声与流行相结合,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声入人心》第一季成功将高雅艺术推广到大众视野,很多曾经只听流行音乐的朋友都纷纷转向美声、音乐剧和歌剧。这一现象离不开第一季的3位出品人和“梅溪湖36子”。7月19日晚,万众期待的《声入人心》第二季也已经播出,除了第一季的廖昌永、尚雯婕两位出品人回归之外,另外一位新加入的出品人是张惠妹。《声入人心》是去年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最大亮点,节目模式属于原创,也赢得了极好的口碑,第一季节目在豆瓣评分高达9.3分,并获得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综艺类最佳电视综艺节目的奖项。不仅如此,今年4月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湖南卫视还将这一原创节目模式,正式授权给美国制作公司Vainglorious,未来节目将在北美地区发行。这些为《声入人心》第二季创下了极好的条件,但同时也意味着压力。在第一季结束仅半年后又推出第二季,声乐人才储备是否足够?能否达到观众预期,延续第一季的良好口碑?能否助推美声“入人心”? 

歌剧、音乐剧可以流行起来吗?

   在《声入人心》的节目中,歌剧演唱者和音乐剧演唱者同场竞技,他们的演唱方式被节目组统称为“美声”,而歌剧和音乐剧两种艺术形式之间似乎被画上了等号。这种简化,或许是为了让大众更容易理解,却也导致节目被不少人质疑“专业性”。事实上,在其发源地西方,歌剧和音乐剧的发展并不曾重合过。

   由于地域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从西方远道而来的歌剧和音乐剧,在中国的文化评价体系中却成为了“小众”属性的艺术。人们对于歌剧自带的“精英属性”并不敏感,在中国的歌剧院观众席上很难找到一个着正装的观众;而音乐剧仿佛也失去了其在西方的“接地气”和流行化,对于不少人来说,看一场音乐剧仍然是一次可以炫耀的高格调的不寻常体验。这种在中国的“水土不服”和“小众化”,不是因为中国人天生对这些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审美无能”,而是因为大多数人此前从未拥有过机会去了解它们,去跨越其中较高的审美壁垒。

   “不了解所以不感兴趣”,“看不懂也欣赏不来”,成为了大多数中国人不愿走入剧场的主要原因。而《声入人心》的成功,大概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这些所谓的“小众西方艺术舶来品”,事实上具有着被中国人喜爱的可能性。它们缺少的,只是被介绍给更广泛“大众”的一些机会。据北京演出行业协会2019年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仅北京地区,全年各大中小剧场上演的音乐剧演出场次共计775场,较上年同比增长16.9%,音乐剧观众增长26.7% ,达到42.9万人次。

   在对著名歌唱艺术家廖昌永的一次采访中,当被问及在节目播出后,中国的歌剧、音乐剧行业有何变化时,作为《声入人心》两季出品人的他表示,自己今年一月份在广州的演唱会门票很快就售罄了。《声入人心》第一季的一名选手郑云龙的音乐剧座无虚席,16城巡演也一票难求。今年音乐学院举行入学考试时,想攻读歌剧或音乐剧专业的学生也有所增加。在廖昌永担任院长的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报考人数比往年增加超过40%,歌剧报考人数增加超过30%,其他专业的报考人数也都有10%以上的增长。种种变化,似乎都在说明着一件事,那就是一直被认定为“少数人爱好的”歌剧、音乐剧等艺术形式,真的如很多粉丝所愿“出了圈”,看起来,它们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大众化”之路上。 

美声虽“小众”,美男很“大众”

   在《声入人心》之前,绝大多数的音乐选秀节目,聚焦的都是流行音乐。原因显而易见:流行音乐“流行”,受众广泛,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只是,这虽是一条最好走的路却也可能是最难走的路。因为流行,所以大家都扎堆往这条路上走,竞争异常激烈,观众的注意力也因此被切割得过于细碎,出圈的难度指数提升。

   《声入人心》则在大众音乐市场中显得独树一帜,它聚焦的是美声。美声唱法虽然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但在绝大多数观众看来,还是显得太专业、太高端、太小众。美声小众化,是因为它对歌唱者的声带条件有较高的要求。美声之“美”,是它追求嗓音之美,歌唱者所发出的声音要尽可能清澈、甜美、明朗,且具有穿透力,要能给人音感上的享受。美声对于气息、共鸣、吐字的要求也非常严格:美声采用胸、腹联合起来的呼吸方法,吸气比较饱满,声音往上直至头顶;发声时在声腔内保持统一,在换声时做到衔接无缝;吐字时字正腔圆,多以元音方式演唱……按照发音的区别,美声把演唱者的声音分为几种不同类型的声部,以《声入人心》第二季为例,选手自我介绍时,都会说明自己是男高音、男中音或男低音,而事实上,每一个类别还可以细分,比如男高音里有戏剧男高音、男超高音、抒情男高音等。因此,很多人受到条件的限制唱不来美声,更唱不好。

   而《声入人心》做了一个比较讨好的尝试,他们选择用大众化的美男,推广小众化的美声。首先美男之“美”,顾名思义就是选手颜值之高——个个外形俊朗,气质高贵典雅。《声入人心》第二季选手出场时,可以听到其他选手间此起彼伏的赞美声。美男之“美”的另一方面,体现在他们的高学历、高素养。与上一季一样,《声入人心》第二季的36名选手大多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的专业音乐院校,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帕格尼尼音乐学院、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都是各大院校的优秀学生。有很多是专业成绩第一,有的是博士学位满分成绩毕业,有的是多年的音乐剧主演……对于这些高学历、高素质、高颜值的选手,更容易圈粉。 

 视如珍宝的假声男高音

   《声入人心》第一季中,选手们都说假声男高音属于一种稀缺的声音,非常难得。但是《声入人心》第一季就汇集了高天鹤、周深和廖佳琳三位,所以很多观众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他们是假声男高音吗?假声男高音真的有这么稀缺吗?但事实上,他们的表现也确实证明了他们的实力不凡。假声男高音在很多时候,是不容易被声乐教师发现的。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假声男高音在初学声乐的时候意识不到自己是相对特殊的假声男高音,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是男高音、男中音或者男低音。并且在他们运用真声演唱的时候,他们往往也可以做出男高音、男中音、或者男低音的音色。当然,具体的音色因人而异。但在一段时间的声乐教学中,会逐渐发现,潜在的假声男高音的高音一般很难解决。相反当老师要求他们用假声来模仿女生声音来演唱高音的时候,他们会唱的相对自如,并且他们演唱的声音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其实假声男高音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俄罗斯著名歌手Vitas和我国著名歌手李玉刚就是其中的代表者,而《歌剧2》和《新贵妃醉酒》这两首歌曲也是脍炙人口的金曲。但在《声入人心》第二季中,只有尹毓恪这一位假声男高音,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他,获得了2017年湖南卫视选秀娱乐节目《快乐男声》的季军,而在这次的节目里,他也被十五名音乐剧、歌剧行业专家评为首席,相信后面尹毓恪将会大放异彩。

   《声入人心》第二季确实来了不少业内行家,例如,中国第一代音乐剧演员——刘岩;中国十大男高音——张英席;中国原创音乐剧《金沙》主演——郑棋元等许多国家一级演员。也有许多顶尖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甚至还有不少高中学生,相信这一季的节目会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到美声这样“小众”音乐的美,最终能留给观众的是“原来是美声啊”的审美认知,就是真正的成功——无论是对于节目而言,还是对于美声行业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