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咽音小课堂】为什么“咽音”能治疗声音发抖的毛病?

发布日期:2022/12/16 16:49:50    
  

      一般认为,发抖是一种病态,是由于喉器以上的肌肉站不住,被呼气冲出抖动造成的。

      林俊卿博士认为,声音要有表现力,只可以有颤动而不可以有发抖。颤动是可以由意识控制的,虽然有固定的频率(一般是每秒钟七下),但它的幅度大小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一般唱低音、轻音时,只用较小的颤幅,不然听起来就好像在表现悲哀或恐惧的情绪;而唱高音、响音时,则需要把颤幅按比例加大,这样才能表现紧张的情绪,从而使歌声更有气魄。

      但声音发抖的人,就没有办法在这方面表达感情了。有时候因为抖得太厉害,会使得音都捉不准。

      按照林俊卿博士的想法,练习“咽音”主要就是训练喉器以上的肌肉(主要是咽部的肌肉)能更用力地去调节“基音共鸣”训练的结果,是让咽部的各肌肉不但要比较坚强、站得稳,而且能按照发音的需要活动进退,这样一来受到呼气的冲击时也就不会发抖。

      再者,要发出正确的“咽音”,有一个条件非常重要,就是必须有稳劲的气息,而气息通过声门时不可以有一点漏气的现象。气息不乱冲撞,当然也就不会引起喉器以上的肌肉发抖了。即使咽部的肌肉能力还刚刚只能站稳、没有明显的增强,但由于气息稳劲的缘故,肌肉也就抖不起来了。

      所以我们常常看见那些原来声音发抖的学生在练习“咽音”的过程中,刚学会用稳劲的气息发“气泡音”,发抖的现象就完全消失了。

注:根据林俊卿《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中的相关内容整理而成。

嗓音与艺术嗓音编辑部  系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