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马志云:咽音需要合众之力,才能世代传承

发布日期:2023/3/22 11:14:20    
  

【编者按】咽音是世界嗓音大师、中国咽音创始人林俊卿博士耗尽毕生心血研究创立的科学练声体系,是一个超越时代的国家艺术瑰宝。几十年来,它的发展艰难曲折,并且由于资料的不断缺失和人员的逐渐断代,目前已处于亟待抢救保护的边缘。与此同时,市场上充斥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乱象,让很多希望认真学习的人无从辨知。为此,我们千方百计找到当年的亲历者或其弟子,希望通过他们的讲述能够帮助大家正确地看待咽音、学习咽音,也让咽音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继续发展。


       在如今的咽音爱好者口中,马志云老师的名号也是响当当的。他由北疆到南国,跨越千里学习咽音,他从演员到教师,直至退休,持续数十载传播咽音。作为学习者,他是幸运的,有三位顶尖老师倾囊相授;作为教授者,他是超前的,重视身边群体的嗓音健康;作为普及者,他是博爱的,认真对待着每一个求知的人。

       作为咽音的传承人,他用自己的努力启迪了很多人的头脑,他用自己的箴言振聩更多人的耳朵。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他谨记自己的专业,在纷杂繁复的乱象中,他恪守自己的原则。愿咽音的未来能够随他畅想,如他所愿。



教师的嗓音是公共资源

记:您是通过什么方式接触到咽音的?

马:我是哈尔滨人,1970 年时进入黑龙江省黑河地区文工团。后来被团里派到上海,跟上海歌剧院的廖一鸣老师学习咽音。从1974年、76 年到78 年,我前前后后到上海学了三次,一次学习半年时间,然后回去工作一年半再来。

很巧的是,林博士刚从上海的医院退休了,所以我就很幸运地能有机会跟他学习。我礼拜一、礼拜四在廖一鸣老师那儿上课,礼拜二、礼拜五在薛天航老师那儿上课,然后每隔两个礼拜,这两位老师当中的一位就会带着我去林博士的家里回一次课。

这个经历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咽音这个东西真的太好了,我能非常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水平的巨大提高。那时候我们演歌剧,像阿塞拜疆的经典歌剧《货郎与小姐》,里面的阿斯克尔就是我演的,降b、High C,很轻松就来了。

后来林博士就去了美国,回来以后又去北京办了北京声乐研究所,跟他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记:薛天航老师带给您怎样的记忆呢?

马:薛天航老师是林博士的大徒弟。他以前在上海的沪剧学馆里面当声乐老师,我就在那里跟着他学。

以前的沪剧有些老人,比较有名的像现在的院长毛善玉老师,他们这批人都是薛天航老师培养出来的。还有绍兴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里面的那些小孩子也都是薛老师手把手教出来的。

他教咽音的方法很简洁、很有用,教他们嗓子的用法和传统的沪剧嗓子根本不一样。

后来他到北京主持声乐研究所的日常工作,是常务副所长,那时候钟振发老师还不是所长。但这样南北往返、来回奔波,他很辛苦,在回上海的火车上突发脑溢血,56 岁就离世了。

记:后来在学校里您是如何施展自己的本事呢?

马:我在黑河歌舞团又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因为小孩子的关系,就想调到南方工作。

一开始在沈阳歌舞团工作了两年,又调到江苏省南通市歌舞团。那时候舞台上的音乐表演有一些转向,团里主要的节目几乎都是流行音乐。我觉得自己学的东西用来唱流行歌,实在有点大材小用。后来有机会调到江苏南通的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就干脆到学校去教书了。

这个期间,大概八五年末、八六年初的时候,江苏搞了一个声乐大赛,我得了全省第一名。转年春天,我又参加了上海之春的六省一市文艺汇演,得了一等奖。

在学校的时候,我和几个老师一起负责在阶梯教室里教三个班的大课。我发现他们下课回到办公室后,话都讲不出来,嗓子都是哑的。我想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就写了一篇论文《教师嗓音的审美意义及其美化途径》。我觉得教师的嗓音不是个人的,是公共资源,我有必要把教师嗓音的审美意义讲清楚。

这篇文章后来发在了上海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学报上,为这事我还和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系的主任谈过,希望师范教育能够增设嗓音训练课。不过后来没有谈成,到现在也没有师范教育走这条路,老师们上课依然是戴着耳机、配着小麦克风。但其实这个是不行的,这种通过机械电子的声音转换会让老师和学生之间拉开距离。

后来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1988 年,高教部在庐山组织了工科院校的第一次审美教育研讨会,并成立了一个组织。我加入了组织,后来就大力推广美育课程,写过一本《审美教育导论》作为教材。有一次我们在北京开会,对这些论文之类进行评比,这本书获得了全国二等奖。

我在书里主要提到的问题是关于审美的一些问题,但在艺术的那一部分,我特意提到嗓音的训练里边应该采用林博士的东西。以后每年的年会,只要有机会,我就在会场上或者会场外宣传咽音,有时候给他们讲课,或者给他们做示范,讲讲咽音这些道理。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九十年代末期。


感性上升为理性才是我们要的

记:您如何看待林俊卿博士的咽音理论?

马:在林博士的那些书里面,我最看重的是两本:一本是《“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还有一本是《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其中对于前者,我是这样定义的,它标志着林俊卿咽音科学发声体系的建成。

咽音是一个体系,它的终极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人吼一两声高音,而是要改变歌唱声音的总体质量,完成上下通透的整体歌唱。可以听听林博士曾经唱过的作品,比如《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快给大忙人让路》,如果我来打分,会是100 分。

林博士的这套东西是一个整体的科学发声体系,这一点是目前所有的声乐教学当中欠缺的。一位音乐学院的老师就跟我讲过,音乐学院现在不教声音、只教音乐,讲的都是作品怎么处理。你讲声音吗?你发声音吗?你发出个声音给学生听听?这样一种感性的东西,再把它上升成为理性,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很多学校都是这样的,只教音乐、作品抠歌,但是对于声音整体的、机能的把握和提高都是不注重的。我看谷建芬老师有几个讲话,她说现在的歌曲不是唱歌,是在说歌。声乐是以声音来表达音乐情感的一种东西,声音不搞对,光讲作品就没意思了。实际上,咽音的主要作用就是想让每一个歌唱者都能得到最好的声音,拥有一副好嗓子。

记:您自己又有怎样的新认识?

马:咽音不同于其他的东西,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科学。林博士讲,咽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方法,叫做“簧管、发音、偶组”。簧就是簧片的簧,管是管弦乐的管,偶就是配偶的偶。簧和管,像配偶一样来发声。我在教学里面特别强调“咽腔整体歌唱”这几个字。只有上面的“鼻咽腔”是不行的,还需要有下边的“胸咽腔”,但是我目前没有在任何一本书里面看到有讲这个问题的。

记得沈湘老师曾讲过,“大气管非常重要”。什么是大气管?我把它叫做“胸咽腔”。因为既然鼻子后边叫鼻咽腔,口腔叫口咽腔,喉部叫喉咽腔,为什么胸部不能叫胸咽腔呢?这四个咽腔体连在一起,实际上就是整个呼吸道在歌唱,必然带来非常充分的共鸣和混响效果。可是我们现在的声学教学没有,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应仅仅追求单声道的歌唱,更应是追求整体的、全面的歌唱。

我曾看过中央电视台的一个片子,找了南北两位“鸟王”在云南比赛,还请了中国科学院云南生物研究所当中专门研究鸟的叫声的专家到场,用各种仪器检测。那个生物学家就说,鸟的歌唱不在嘴巴,而在于鸣管。鸣管是哪儿?就是大气管和支气管交叉的那段。所以,所有叫得好听的鸟儿,绝不是嘴里发出的声音。

还有一个片子是在江苏盐城的一个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拍的是丹顶鹤在空中翱翔。丹顶鹤在空中的时候,鸣叫的声音可以传出5公里远。为什么?就是因为丹顶鹤有一个一米长的鸣管。

所以,我在教学当中特别注重对学生“鸣管”的培养,不能只是用喉咙唱、用声带唱,得用管子唱。林博士这个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簧管、发音、偶组”,这是教学当中必须要强调的。如果不是这样子的,就不是咽音。




合众之力世代传承

记:这些年您是如何继续推广咽音的?

马:06 年退休以后的这些年其实是给了我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和时间的。我在上海的市图书馆、群艺馆和几个区的区文化馆都做过一些大的小的咽音讲座和公开课,也给一些民间艺术团体讲过公开课。还有一些文化公司办的培训,也请我去给他们上课。

林博士曾经说,我们也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高端的地方去不了,我们就在群众当中推广咽音。所以他认为售票员、教师等,只要你讲话的都可以来学。因此我这些学员里也是有好多社会人士,各种行业都有,不光是唱歌的,也有普通教师、艺校校长,还有从事配音工作的。除了新疆和西藏,全国各地的学生都有到上海来找我学的。

这十来年是我对咽音传播做得最好的时间,可惜最近这两年因为疫情耽误的没办法,外地的学生不敢来。

另外,曾经有人找我谈过,希望我在网上开一个咽音的声乐教学课程,不过我没同意。我觉得网课这种形式,作为教育单位为了完成任务是可以的,但是真的想要学生学到东西,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声乐教学的即时性非常强,一开口不对了,就得马上纠正。做一个软件放在上面,来回反馈就很耽误工夫。而且课件里顶多是做个示范就完了,但在课堂实际中可不是,一招一式都要亲自指点。所以,我从保证质量角度出发,拒绝开网课。

记:您如何看待市场中关于咽音的一些乱象?

马:现在确实是自媒体时代,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很多人在网上胡乱说咽音。我看了之后其实心里很不舒服,这给我们咽音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

真的缺少一个全国统一的组织,一个名正言顺的组织来干预。没有这样一个平台,没有这样的号召力,这种乱象我们管不了。所以我觉得,建立一个具有全国性指导意义的组织太有必要了。

去年夏天的时候,我跟林博士的儿子林青老师碰过两次,讨论过咽音目前的状况,希望从林俊卿的角度出发,看看如何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些事情。


马志云与林俊卿长子林青(右)合影  

记:您与林俊卿博士的长子林青老师是多年好友,在您的印象中他是个怎样的人?

马:我们俩70 年代就认识了,到现在也有五十年了。他秉承着林家良好的家风家教,一直很低调,也很热心地做各种公益活动。因为林博士的夫人是一位钢琴家,所以林青从小就耳濡目染、多才多艺,钢琴、手风琴的造诣很高。虽然他是一位化学老师,但在文艺方面的建树很深,在学校里组建创立了很多歌唱队、乐队,培养了上海多支知名的艺术团,直到现在他还经常给一些合唱团做义务的伴奏。

因为家庭熏陶、言传身教,他对于他父亲的“咽音练声法”的学说和理论,认识是非常准确和深入的,而且始终非常坚定地在维护“咽音”这一伟大创举。对于整肃、传承和发展,他觉得需要更多人的共同努力,用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和坚实的努力来推动。


记:关于咽音振兴,您有怎样的建议?

马:这个凭个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因为现在没有林博士那样的权威,也没有像王昆、马玉涛、张映哲等大歌唱家的人脉了,只能以现在能够顾及到的这些人尽力多做一些事情。

我其实有一个想法,以专家委员会的名义,把这些咽音的、正宗的老师都汇聚在一起讨论、研究,集全体智慧搞一个著作,名字可以叫《咽音学——咽音科学发声体系》,里面带录音、录像,让它能传承下去,世世代代给大家用。

不过也要看到,即便真的把组织成立起来了,人员、资金等等,还是要面临很多问题的。

【个人简介】

马志云,著名嗓音专家、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咽音振兴专家委员会首席委员。

1946 年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历任黑河地区歌舞团、沈阳歌舞团、江苏省南通市歌舞团独唱演员,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主任、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审美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2006 年退休至今,持续在上海各大高校、老年大学、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等广泛开展咽音教学。


文/吴岩 采访/余晋湘  

 

嗓音与艺术嗓音编辑部  系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