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场所日报》
微信公众号
第二届“唱响亚运·我是小歌手”歌唱大赛全国总决赛完美落幕[23-01-09]
日前,由杭州亚组委宣传部指导,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城报社、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办,华媒晨歌文化艺术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浙江联文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杭州东安书院协办的第二届“唱响亚运·我是小歌手...
【咽音小课堂】为什么用“咽音”可以轻松唱出高音[23-01-06]
贝诺利氏发现(参看Vennard所著《Singing:The mechanism and the technic》1967年版第40页,注1),人在大笑的时候,声带的靠拢发音是完全不费力...
董振厚谈咽音:之所以称为科学,因为它不仅仅只适用于我[23-01-04]
【编者按】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著名嗓音专家林俊卿的弟子罗荣钜曾经组织编写过一本书《美声的金钥匙》,收集了当时来自大江南北二十多位知名歌唱家对“咽音”的切身体会。难得有这些关于“咽音”的心得与感悟,...
【咽音小课堂】什么是“唱在气流上”?它有什么好?[22-12-30]
为什么用发“咽音”方法结合歌唱时,喉肌最不易疲劳呢? 从音响学方面看,把咽部调节为“发音管”,可以使音量明显加大,从而减少喉器发音的负担;从发音机能方面看,把咽部调节为“发音...
【咽音小课堂】“咽音”是“喉音”吗?[22-12-23]
有人把“咽音”看作“喉音”,甚至把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吉利(Beniamino Gigli)的“带有‘咽音’的美妙歌声”说成是“喉音”。这是错误的。 其实,“咽音”与“喉音”...
【咽音小课堂】为什么“咽音”能治疗声音发抖的毛病?[22-12-16]
一般认为,发抖是一种病态,是由于喉器以上的肌肉站不住,被呼气冲出抖动造成的。 林俊卿博士认为,声音要有表现力,只可以有颤动而不可以有发抖。颤动是可以由意识控制的,虽然有固定的频率...
李培良:林俊卿博士的“咽音”是个好方法[22-12-14]
【编者按】林俊卿博士的大弟子罗荣钜曾经组织编写过一本书《美声的金钥匙》,收集了八十年代初期来自大江南北二十多位知名歌唱家对“咽音”的切身体会。本文即是其中之一,作者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声乐...
一周声乐赛事回顾(2022.12.05-12.11)[22-12-12]
12月7日,“2022中国国际声乐艺术周”之“第三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完美收官。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委会决定:一等奖空缺,肖昕怡和胡斯豪获二等奖,冯浩然、陈子墨、Joh...
【咽音小课堂】为什么“咽音”能治疗失音等职业病?[22-12-10]
所谓的职业性失音病例,是指那些长期应用不正确的发音法歌唱和用天然发音法喊叫过多而导致声带发生病变的人。这些病变的问题特征往往是声带长小结,两声带靠拢无力,发音有明显漏气现象或是声带充血、水...
吴杏华:“脱胎换骨”才能把“咽音”学到手[22-12-07]
吴杏华,女高音歌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原武汉歌舞剧院歌剧演员、武汉乐团声乐艺术指导。 吴杏华1936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64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1981年开始跟随林俊卿...
乐闻:一周精彩回顾(2022.11.28-12.04)[22-12-05]
11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与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以线上形式举行。 本届年会围绕“传统音乐的跨地域、跨文化研究”、“中外民族音乐比较研...
“咽音”能把一个低音歌手变为高音歌手么?[22-12-02]
“咽音”能把一个低音歌手变为高音歌手么?答案是:能。 首先,对于决定一个歌手的噪音属于哪一声部的问题,应用“咽音”的学派的主张是: 因此,其划分声部类型的标准是: ...
郭颂:“咽音”是个宝![22-11-30]
【编者按】林俊卿博士的大弟子罗荣钜曾经组织编写过一本书《美声的金钥匙》,收集了八十年代初期来自大江南北二十多位知名歌唱家对“咽音”的切身体会。本文即是其中之一,作者为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郭颂,内容为节选。...
乐闻:一周精彩回顾(2022.11.21-11.27)[22-11-28]
11月25日晚,第29届《东方风云榜》音乐盛典在海南省海口湾美源码头广场圆满落幕。 本届《东方风云榜》音乐盛典盘点了2021年度华语乐坛的亮眼成绩单,现场揭晓各大荣誉归属。李荣浩...
【老生新谈】体育音乐要“激情”,不要“深情”[22-11-25]
又是一个四年,又是一届足球世界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大幕的拉开,让全世界35亿球迷再次陷入狂欢,一起在《意大利之夏》《生命之杯》《哇咔哇咔》等经典旋律中重温足球带来的美妙瞬间。 ...
共有 141 条记录  当前第 4 / 10 页   本页显示从 46 到 60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至第GO
版权所有 音乐生活报 @京ICP备16019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