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松,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上海歌剧院院长、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
小时候的魏松最喜欢的其实是体育,那时他很想报考体校,却因条件不够而没能实现。没事干的时候,他就到辽河边上放牛,一个人对着一群牛,牛叫他就跟着学,把牛当成自己的第一个老师。
在一次家庭沙龙上,大家纷纷表演节目,魏松也主动献唱。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的舅舅听到了魏松变声后的歌声,觉得很不错,不再是“哑脖子”了,就推荐他去报考沈阳军区前进歌剧团。从此,魏松正式走上了歌唱道路。
1973年,全国文艺院校恢复招生,魏松顺利进入上海音乐学院,跟随著名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周小燕先生学习。当时的他一直是唱男中音的,但周先生听后当即断言,“他应该是个大号男高音”。一句话,改变了魏松的一生。
但改变的过程既漫长又艰辛。“他的音乐感觉好,形象好、演戏也好,就是没高音。中音区很好,但高音唱不上去。”为此,魏松苦修了很长时间。
后来,团里将林俊卿大夫请去教学“咽音”练声法。短短五天的时间里,魏松始终坐在第一排认真学习。之后,他又勤加练习,终于将自己的头号高音难题彻底解决了。“高音方便了,咽壁形成了管儿,会厌也会卷起来了”。得益于“咽音”练声法,魏松真正打开了男高音的大门。
魏松属于“大器晚成”的选手。自当上文艺兵开启歌唱生涯,到真正在舞台上自如表演男高音的时候,他已经差不多40岁了。但“咽音”让魏松的男高音之路越走越顺,越走越辉煌。他在多个中外歌剧中饰演男主角,在世界各地访问演出、举办独唱音乐会。
如今,这位优秀的戏剧男高音,被誉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男高音之一”。
嗓音与艺术嗓音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