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学会“咽音”方法之后,唱起歌来依然不好听呢?
这是因为,歌唱是通过声音来表现声乐艺术的。应用发“咽音”方法“喊嗓”只是提高了发音能力,但唱歌的人还需要提高自己的歌唱能力。二者同等重要。
歌唱能力意味着个人的音乐修养和艺术表现能力。想要提高音乐修养,就必须多学习理论知识、多练习视唱练耳。想要提高艺术表现能力,则必须用心钻研演唱技术,一方面学习如何加强音与音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连音”(Legato)的效果;另一方面学习如何控制音量大小伸缩、运用音色亮暗变化来表现思想感情。
在通过“咽音”提高发音能力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四种技巧才能更好地表现声乐艺术。
任何唱法的人都必须学会并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只不过,不同唱法要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那些比较注重音乐艺术表现的所谓“母音学派”,就比较重视一、二项技巧。如意派“美声唱法”,他们强调歌声要“美化”得像乐器的声音,歌声的走动要有“连音”的效果,所以特地应用含“咽音”的声音来训练这两项技巧。
而那些比较注重表现语言的唱法,则大多比较重视三、四项技巧。如民间唱法与各种说唱之类,他们强调每个字必须咬清楚,并把歌词的语气加以很好地表达,所以需要在这两项技巧上更多下功夫。
但总的来说,对于任何歌唱的人,熟练运用后两项技巧是起码的基本功;而如果想要在歌唱事业中攀登顶峰,则必须在前两项技巧上精益求精,做毕生的努力才行。
嗓音与艺术嗓音编辑部 系列推荐